-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4:41 点击次数:153
杜甫七古《秋风二首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永泰二年(766)秋,时杜甫客夔州。
秋风二首(杜甫)
其一
秋风淅淅吹巫山,上牢下牢修水关。吴樯楚柁牵百丈,暖向神都寒未还。
要路何日罢长戟,战自青羌连百蛮。中巴不得消息好,暝传戍鼓长云间。
淅(xī):形容雨雪声,落叶声,风声等。《七月七日夜咏牛女》(南朝宋-谢惠连):“团团满叶露,淅淅振条风。”
上牢下牢:上牢关与下牢关。长江三峡中两个江关。下牢关在西陵峡东口。【《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》(杜甫):“始知云雨峡,忽尽下牢边。”《下牢津》(宋-欧阳修):“依依下牢口,古戍郁嵯峨。入峡江渐曲,转滩山更多。”】上牢关近巫峡。【《制胜楼》(宋-王延禧)“近照东西瀼,遥分上下牢。”(王延禧为宋元丰年间夔州知府。)《沙津连日风雨阻行……》(宋-程公许):“上牢下牢险入梦,东瀼西瀼诗有声。”】
柁(duò):舵。吴樯楚柁:来往吴楚之船。《双头莲-呈范至能待制》(宋-陆游):“纵有楚柁吴檣,知何时东逝?”
百丈:牵船缆绳。《宋书-朱超石传》:“时军人缘河南岸,牵百丈,河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辄为虏所杀略。”《那呵滩》(魏晋):“沿江引百丈,一濡多一艇。”《十二月一日》(杜甫):“一声何处送书雁?百丈谁家上濑船。”《入蜀记》卷5(宋-陆游):“盖上峡惟用橹及百丈,不复张帆矣。百丈以巨竹四破为之,大如人臂。予所乘千六百斛舟,凡用橹六枝,百丈两车。”
神都:京都。此指成都。《侍宴覆舟山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明辉烁神都,丽气冠华甸。”(指南京。)《赠李八秘书别》(杜甫):“玄朔回天步,神都忆帝车。”(指长安。)
要路:《西阁二首》(杜甫):“层轩俯江壁,要路亦高深。”长戟:战乱。《过王浚墓》(唐-李隆基):“长戟今何在?孤坟此路傍。”
青羌:西南地区羌族一支(服饰尚青)。《华阳国志-南中志》(晋-常璩):“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。”《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》(宋-苏舜钦):“江声通白帝,山势入青羌。”白蛮:白虎巴人。《后汉书-南蛮西南夷列传》:“廪君死,魂魄世为白虎,巴氏以虎饮人血,遂以人祠焉。”廪君或为白虎巴氏始祖。《将晓二首》(杜甫):“垂老孤帆色,飘飘犯白蛮。”一作“百蛮”,泛指夔州一带少数民族。
中巴:秦灭巴国设巴郡(治江州)。汉末分巴郡为三:巴西郡(治阆中)、巴郡(治巴县)、巴东郡(治鱼复)。巴东、巴西之间称中巴。
暝:黄昏。天黑。《宴东堂诗》(隋-杨广):“雨罢春光润,日落暝霞晖。”戍鼓:边防驻军的鼓声。《月夜忆舍弟》(杜甫):“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”
【大意】巫山巫峡秋风淅淅,上牢下牢都在维护水关。夏天从吴楚开往成都的船,秋凉了还没有返还。交通要道何时才能结束战乱?战乱自青羌起连接西南百蛮。中巴没有得到好的消息,傍晚时边防驻军的战鼓仍然响彻云间。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二联托秋风起兴,写眼见事实。一、上牢下牢都在修水关。二、夏天驶向成都的船至今未还。后二联写“修水关”“寒未还”原因。长江要道上还有战乱,战火“自青羌连百蛮”。渝州好像没有好消息,黄昏时又有戍鼓响彻云霄。“寒未还”是因为渝州以西的“要路”为战乱所阻。修水关是为防备战火沿江东下。
其二
秋风淅淅吹我衣,东流之外西日微。天晴小城捣练急,石古细路行人稀。
不知明月为谁好,早晚孤帆他夜归。会将白发倚庭树,故园池台今是非。
吹我衣:《悲愤》(汉-蔡琰):“胡风春夏起,翩翩吹我衣。”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(东晋-陶潜):“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”
微:衰微。《李舍人山园送庞邵》(唐-沈佺期):“握手凉风至,当歌秋日微。”
捣练:捣洗丝练(为远行人赶制寒衣)。《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》(唐-张继):“谁家捣练孤城暮,何处题衣远信回。”
石古:《九日》(李白):“地远松石古,风扬弦管清。”
细路:小路。《山寺》(杜甫):“野寺残僧少,山园细路高。”
庭树:庭院中的树。《孔雀东南飞》(汉乐府):“徘徊庭树下。”《秋风引》(唐-刘禹锡):“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”
池台:池苑楼台。《姚开府山池》(唐-孟浩然):“主人新邸(dǐ)第,相国旧池台。”《殿前曲》(唐-王昌龄):“仗引笙歌大宛马,白莲花发照池台。”
【大意】秋风飒飒吹动俺的衣,俺感到时间像东流之水西日已衰微。晴朗的天空,小城里捣洗丝练声音急,铺着古旧石头的小路上行人稀。不知今天月明是为谁,俺早晚都要乘着孤舟向北归。将来俺一定会倚着故乡庭院大树望明月,故乡的庭院楼台今天或许已面目全非!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二联写秋风中所见所闻。看到的有东流之水,西下夕阳、古石细路、行人稀少、听到的有捣练之声、秋风之声。一副秋风中江边日暮山路的景色。似有凄冷落寞孤寂的感觉。多个意向(东流、西日、捣练、秋风)堆积一起,强化了作者暮年漂泊的心里感受。后二联设想归乡情景。一是想到月下孤舟北归。二是想到在故乡庭院望月。不知俺的故乡历经战乱之后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吗?
此组诗其一由秋风而伤乱世,似在担心夔州能不能久留以及“要路”能不能通畅。其二由秋风而叹暮年、叹飘零,表达急迫的归乡之情。似在说:无论如何也要归乡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